一、作者介绍: 史铁生,生于1951年,河北省琢县人,中国电影编剧,著名小说家。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《法学教授及其夫人》,以后陆续发表中、短篇小说多篇。主要作品有《我那遥远的清平湾》、《插队的故事》、《夏日的玫瑰》、《合欢树》等。 史铁生的所有作品,包括散文、小说,均贯穿一点,就是“对生命的解读”,本篇尤其如此,它是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。阅读本篇,可以说就是跟随作者去阅读生命。文章比较长,因而把握线索非常重要。文章对我们情感的冲击,对我们心灵的敲打,都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。 二、分析课文,把握母子亲情 1、母亲对儿子 ①在这篇描写母亲的文章中,最能体现母爱的是哪些段落? 明确:第2、3两段,也就是作者二十岁的时候。 ②在这两段中写母亲为“我”做了哪些事情? 明确:为“我”治病;为“我”借书;推“我”看电影;鼓励“我”写作,“你小时侯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?”“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,我也想过搞写作。” 可以看出母亲不仅关心“我“的身体,更关心“我”的精神,这正是母亲的伟大之处。 ③这两段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? 明确:语言描写;动作描写;肖像描写;心理描写 。 ▲“为了我的腿,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”;(肖像描写) ▲ “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,到处找大夫,打听偏方,花很多钱,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,让我吃,让我喝,或者是洗、敷、熏、灸。”“母亲惊惶了几个月,昼夜守着我。”(动作描写) ▲ “再试一回,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?”(语言描写) ④通过这些事情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? 明确:乐观、坚强、执著、 聪明、 美丽 、善良 、热爱生活。 2、儿子对母亲 ①对这样一位为自己付出太多的母亲,在母亲死后多年,儿子对母亲又是怎样的感情呢? 明确:感激、内疚之情。 ②母亲原本是一个聪明、爱美、善良、热爱生活的人,在自己没得病的时候,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,但是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母亲陷入了无止境的忙乱,一次次的失望,而且,史铁生的母亲在49岁时就死去,他一直觉得母亲的早死与自己有关,所以,对母亲,史铁生是怀有深深内疚的。 ③对母亲住过的房,栽种的合欢树,作者的态度是有变化的。从不愿去到想去看看一直到后悔没早看。不愿去既是无法从失去母亲的痛苦中解脱出来,也是无法面对自己深深的内疚之情。想去看,表明作者从内疚中解脱出来,终于可以理智的接受现实。因为他觉得母亲太苦了,死亡或许是一种解脱。 三、作者写了人生中哪几个年龄段的哪些事情,理清课文思路 明确:年龄 “我” 母亲 十岁 作文获奖 做裙子 二十岁 双腿残废 做各种事情 三十岁 小说发表 不在人世 三十多岁 聊起合欢树 已死多年 四、合欢树的象征含义 1、文章主旨是母爱,合欢树与母爱有无联系?这运用的是什么写法? 明确:有联系,合欢树是母亲亲手栽种。运用的是象征的手,也就是托物言志,借物写人的手法。 2、合欢树象征的是谁,为什么? 合欢树既象征母亲也象征作者。合欢树是母亲亲自栽种,寄托着母亲的希望,所以象征着母亲。同时,合欢树从弱小到花繁叶茂,象征了作者的成长。 3、作者有没有成长起来呢? 小结:史铁生在人生的黄金年龄,在最该张狂的时候突然瘫痪,这是他的不幸,但他有这样一位可敬可爱的母亲又是他的大幸,难怪史铁生在好几篇文章中满怀深情的回忆母亲。 五、分析母亲的形象 (一)作者母亲是普通的母亲,母爱的利他性与无私性是毋庸置疑的,这是母爱的共性所在。作者的母亲她具有所有母亲所拥有的母爱。同时,由于儿子的伤残、儿子的倔强,这种母爱与一般母爱是有她的特殊性的。 (1)给“我”治病: ▲“为了我的腿,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”;(肖像描写) ▲ “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,到处找大夫,打听偏方,花很多钱,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,让我吃,让我喝,或者是洗、敷、熏、灸。”“母亲惊惶了几个月,昼夜守着我。”(动作描写) ▲ “再试一回,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?”(语言描写) 作者的母亲为什么要用偏方为儿子治病?是希冀万一的可能的出现,是持一种“知其不可为而为之”的心态;自将儿子的胯部熏成烫伤后,母亲一味自责,如果伤口不好的话“她非疯了不可”。我想这就是母爱,无私、执着、坚定、宽厚、仁慈。如果医术上有可能,任何母亲都会说,把我的腿换给儿子。 (2)为“我”借书:“她到处去给我借书” (3)推“我”去看电影:“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” (4)鼓励“我”好好写作:“你小时侯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?”“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,我也想过搞写作。” 母亲鼓励儿子写小说则是这个母亲更深层次的爱心。 作品中母亲的几句话意蕴很深。 “那就好好写吧。”——作者的解读是母亲对他治好腿终于绝望了,因为母亲别有考虑了。 “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,”她说,“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,也想过搞写作,”她说,“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?”——首先照应了文首作文得奖和母亲自小喜欢文学的事,而深层的意思是二十来岁,无论你我,都有创作的冲动,写小说,搞创作是一个普通人“应有之义”,不是一个残疾人所专有,更不是仅仅为将来谋生的手段去写小说,她用自己平静的言语掩饰内心的不安,以这种方式去维护一个残疾儿子做人的尊严。任何一个伟大的母亲对自己残疾的孩子总希望当一个普通孩子养着,但她们又总是“为之计深远”,所以作者说“她心里太苦了”。唉,何等伟大的母爱! (二)、可以表现母爱的东西很多,作者为何独选“合欢树”?文中几次出现“合欢树”?分别有什么作用? 合欢树是作者情感的一种寄寓,并折射作者对母爱对命运对生命的感悟。合欢树,落叶乔木,夏天开红色的花。得名由来:对称的叶子,入夜就两两相合的缘故。而作品中的合欢树是这篇抒情作品中的外界景物。 文章共有四处写到合欢树: (1)通过邻人和初生小孩的注目引出合欢树; (2)写合欢树的由来,似乎是当初误以为的“含羞草”,历经变迁,长成一棵树影婆娑的参天大树; (3)通过刚来到世上的孩子眼中写合欢树的影子; (4)文末,再次通过那个孩子长大后忆起童年往事时会跑去看那棵合欢树,却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,怎么种的。 合欢树这个象征体体现了生命现象, ——合欢树的成长经历与作者的成长经历有类似之处。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,通过对合欢树的描写表现作者的命运的一种感悟。 ——母亲是合欢树的栽种者、呵护者,母亲虽然已经去世了,但母亲还活在人间,就活在那棵合欢树里,因为那棵树是因母亲的双手、母亲的心灵而存活下来、并枝繁叶茂的。合欢树是母亲曾经活在世上的见证,象征着母亲的芳泽和恩德造福于儿女与他人。小孩看到的树影,不仅仅是树影,更是一位伟大母亲的身影,母爱的恩泽已经渗透生命的深处。。他对树影儿的注视是母亲的芳泽对他的吸引,是心灵的感应。 ——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载体,母亲为他牺牲太多,如果他自己不残废,母亲可能有另一种活法。合欢树融入作者对母亲无以回报的愧赧之情,作者的绵绵情思与合欢树共存。合欢树是母子合欢的感情附丽。 ——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小孩子?小孩暗合作者看到树想到母亲的心情 这个小孩子可以理解为一种生命现象,对合欢树庇荫的感恩是不需要理由的,毋需知道合欢树是谁种的,怎么种的。生命对母体有与生俱来的依恋,合欢树既是母子合欢的感情附丽,作者将自己对母亲,对合欢树,对自己命运的感怀,迁升到整个生命现象的叹喟与感悟。人处于逆境不必惊慌,人生或许不可避免的会遭受痛苦,完美的人生或许并不存在。新陈代谢不可抗拒,而生命总那样因因相陈,敬重生命,母爱永存!! 六、写作特点 1、行文简洁,表现有力。文章前一部分采用了类似电影蒙太奇的手法,对自己和母亲的生活状况进行概括性描述,重点突出,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。 2、语言质朴自然,尤其是单音节词语的使用,准确而有富有表现力。日常口语朴素、淡雅,又细腻传神。
本文标签:广州成考语文【广州成考】高起点复习资料语文--第八篇 合欢
转载请注明:文章转载自(http://www.020gzck.com)
扫一扫微信二维码添加
资深老师在线与您直接进行交流、为您解答
扫一扫上方二维码添加